衛教資訊Health Information

依科別
  關鍵字

衛教文章

  • ※ 子宮頸癌

    何謂子宮頸癌 子宮頸癌即發生在子宮頸部之惡性腫瘤,根據衛生署90年度最新統計,子宮頸癌已經躍升為婦女最常見之惡性腫瘤。台灣每年有近3000名子宮頸癌之病例發生,大多數為發生在子宮頸口鱗狀上皮與柱狀上皮交界處之轉形區(Transformation zone), 其中95%為鱗狀上皮癌。 目前統計資料顯示子宮頸癌的發生與早婚、多重性伴侶、子宮頸糜爛及人類乳凸狀病毒感染有關。早期子宮頸癌並不一定有...
  • ※ 中醫如何治療青光眼

       我們的眼內有一種透明清澈的液體叫「房水」,房水不斷在眼睛的內部流動,當排水構造出現障礙時,眼內的壓力就會不斷上升而進一步傷害到視神經,此疾病即為我們一般所熟知的「青光眼」。     青光眼是造成國人後天失明的主要原因,約有25%的機率會造成雙眼失明。一般來說,青光眼可分成急性和慢性青光眼兩種類型:急性青光眼一般會眼睛...
  • ※ 中醫治療自律神經失調,疏肝安神療效好

    邱小姐來診時,一連訴說許多的症狀,頭暈想吐、胸悶、心悸、偶爾伴隨手腳末梢陣麻,晚上焦慮難眠,需要服用藥效較強的鎮靜安眠藥才能勉強入睡。患者主動告知,在大醫院做了各項的檢查,心臟超音波、心電圖、抽血數據都正常,但這些症狀卻近乎每天發作,受苦難耐。   其實這便可能是自律神經失調所引起的症狀。兩種自律神經(交感神經、副交感神經)遍佈全身重要臟腑及血管,管理身體上下各個重要臟腑及其...
  • ※ 針灸治療周邊性顏面神經麻痺

        顏面神經為人體十二對腦神經中的第七對,為控制臉部肌肉的神經之一,主管表情肌肉的收縮,如:閉眼、皺眉、抿嘴、微笑等,並控制眼淚及口水的分泌。當顏面神經麻痺時,臉部會表現出單側肌肉動作失去功能,如:眼不能閉、易流淚、嘴角歪、喝水會漏及流口水、半邊臉麻木無法做表情、吃東西食物卡在一邊、抬頭紋不明顯或消失、耳後疼痛等。這些表現在臉部的症狀會讓患者變得不願意出門並在心...
  • ※ 月經滴滴答答怎麼辦? 中醫幫一把

    “醫生,我月經結束後,仍滴滴答答,怎麼辦?“   一般來說,正常月經週期約隔21~35天,平均為28天,行經期大約為5~7天不等。 在正常月經週期以外的出血即為所謂不正常陰道出血。造成不正常出血的原因十分複雜,可依據個人的年齡,血量,形式,即週期性來做通盤考量。功能失調性子宮出血,懷孕,子宮外孕,流產,避孕器移位,子宮頸息肉,子宮肌瘤,子宮腺肌症,子宮...
  • ※ 換季咳不停,小心是過敏性鼻炎和胃食道逆流發作

        平素稍有鼻過敏且長年有吸菸習慣的張先生,在換季過後深刻感覺到咳嗽和鼻過敏的症狀加重。早上起床容易打噴嚏、流鼻水和鼻子癢,且覺得肌膚較怕冷,當風較大時,過敏現象則會加重,也常感覺到鼻涕往咽喉處流,並伴隨著喉嚨有痰和想清喉嚨的不舒服感。當稍微喝到冰冷的飲料時,則會不停的咳嗽。此外,平素常便秘的他,現在也常在吃飯後覺得腹部脹氣和咽喉有異物感,工作和生活皆受...
  • ※ 乾癬經中醫治療後顯效改善

    乾癬(Psoriasis)屬於一種自體免疫疾病,罹患此病,皮膚會出現紅斑,或有銀白色脫屑覆蓋其上,為血管及表皮受到自體免疫侵犯所致,因其特色多具由表皮細胞因不斷發炎而增生並代謝形成的銀白屑狀物質,所以又稱為「銀屑病」,某些部位角質增生較厚而硬,因此又稱為「牛皮癬」。目前醫學上將此病分為幾型,最常見的為尋常型乾癬,病灶會分布在肘部、下背部、雙膝、手背、耳後頭皮等處;滴狀型乾癬則好發於軀幹、大腿、上臂...
  • ※ 接近生產的徵象

    從預產期的前兩週至後兩週都算是正常的生產期,以下將為您介紹接近生產的徵象,若您能瞭解這些產兆,可事先有所準備減少擔心,幫助您安心待產。   輕鬆的感覺 胎兒頭降入骨盆腔,需有輕鬆的感覺,孕婦會感覺呼吸順暢也較吃得下,多數的初產婦約在生產前2週發生,經產婦則不一定。   落紅或現血 在子宮開始收縮前24至48小時,通常產婦會發現有混雜些許黏稠黏...
  • ※ 無痛分娩的過程

    實施減痛分娩是以維護產婦及胎兒的安全為最高原則,無論在技術或使用藥物方面,本院都經由合格專業的麻醉醫師執行。首先麻醉醫師會先讓您側躺,然後將頭腳屈曲成像煮熟的蝦子狀後 (如圖一),消毒腰背部皮膚,作皮下局部麻醉後,開始經由特殊針頭(Tuohy needle) 放置一條非常精細的導管。導管所放置的位置是在脊硬膜上的一個空間中 (如圖二),這是支配產痛的神經根經過的地方,所以只要使用很低濃度的局部麻醉...
  • ※ 跑者的噩夢 髂脛束症候群

    近幾年隨著樂活意識的抬頭,民眾開始重視健康相關議題的活動,因此台灣規律運動來健身、養生者越來越多,這樣的運動休閒風潮讓民眾踴躍參與入門門檻較低的慢跑,依據統計資料台灣每年舉辦的路跑活動已經超過了700場,火紅的程度要說「全民瘋路跑」也不為過;慢跑不須要特別的技巧及複雜的設備,也較不受場地的限制,故無論男女老少均可參加,但也因此容易導致訓練不足或未充分暖身者受傷疼痛,其中又以俗稱「跑者膝」的髂脛束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