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期是生理發育和心理發展產生急遽變化的階段,學生若此時爆發異位性皮膚炎,往往身心俱疲,同時面臨嚴重感染、憂鬱的高風險危機。
一名居住在新竹18歲的鄭同學,四年前異位性皮膚炎發作,全身奇癢難耐,原以為是在升學班唸書、考試壓力太大所導致的,就沒有特別在意,直到病況越發嚴重,除了無法忍受劇烈的癢感,不斷搔抓造成全身傷痕累累、傷口流湯流血、皮屑滿天飛,晚上也癢得睡不著,白天讀書時無法集中精神,不論身心都百般困擾,曾至新竹多間皮膚科診所求醫,但症狀始終未能改善。直到一年前,前往新竹馬偕醫院皮膚科謝雅如主任門診求治,配合醫師的治療計畫,接受口服標靶小分子藥物和施打生物製劑,以及搭配週2-3次的照光療法,經半年的治療後,搔癢情形和皮膚狀況大幅改善,病灶幾乎達到清零目標。
鄭同學分享說道:「異位性皮膚炎的情況不只嚴重影響皮膚外觀及睡眠品質和團體社交,甚至造成家庭關係緊繃。最後在社群媒體及親朋好友的雙重推薦來到新竹馬偕皮膚科謝雅如醫師的門診求助,配合醫師積極治療申請到健保給付進行生物製劑療程,進行療程後,癢感明顯消失、皮膚狀況大幅改善,逐漸恢復健康的型態,連疤痕也消失了,從前夜晚輾轉難眠,現在可以一覺到天亮,可以穿上短褲自在舒服地運動,這些看似平凡無奇的小事,對我來說卻彌足珍貴。」
不只是「皮在癢」!異位性皮膚炎是全身發炎的疾病
新竹馬偕皮膚科醫師李幼華表示:「不只是皮在癢(意指皮膚淺層的病灶),異位性皮膚炎是一種全身性發炎疾病。」異膚病友常會因為極度的搔癢而嚴重影響睡眠與生活品質,且隨著病症惡化與持續時間變長,研究發現會增加4大類共病的風險,包括:過敏、感染、慢性病/全身性疾病,以及心理精神疾病等,對生長發育和課業工作造成不良影響。
中重度異位性皮膚炎治療難 全身性標靶藥物安全穩控疾病新契機
新竹馬偕醫院皮膚科主任謝雅如表示,異位性皮膚炎依據嚴重性的不同,已有外用抗組織胺、口服皮質類固醇/抗生素、紫外線光照、外用局部鈣調磷酸酶抑制劑、口服小分子藥物、生物製劑等多元治療選項。近年醫療進步下,異位性皮膚炎的治療已進展至標靶治療,主要分為兩大類藥物:「口服小分子藥物」與「生物製劑」。「口服小分子藥物」能夠抑制體內發炎細胞激素,但需經肝臟代謝後由腎臟排出,因此須定期回診抽血監控數值;「生物製劑」是目前唯一能直接針對第2型發炎反應進行阻斷的治療方式,透過鎖定並抑制第2型發炎反應的介白素4與介白素13的方式,從更源頭阻斷發炎路徑,迅速改善癢感及病灶面積暨嚴重度指數(EASI)問題,另外生物製劑安全性高、副作用少,不用定期回診抽血追蹤肝腎功能,6個月以上的寶寶皆可安心使用。
謝雅如呼籲,為了與異位性皮膚炎和平共處,應提早介入且積極治療,「異」起改變、「異」起更好,無論使用何種治療方式,都應遵從醫囑勿自行減藥或停藥。針對有肝腎代謝疑慮的藥物,則應確實做到定期回診監控數值。如對療效速度、藥效維持時間、治療方便性有疑慮,都可與醫師討論更精準抑制發炎反應且副作用低的治療方案。除了藥物治療之外,別忘了日常保養,勤抹乳液、保持正常作息和愉悅心情、吃原型食物不要吃加工食品、遠離誘發因子,都有助維持異膚穩定!
▲新竹馬偕紀念醫院皮膚科醫療團隊,前排左起為謝雅如主任、李幼華醫師。
▲新竹馬偕紀念醫院日前舉辦「異膚病友交流會」,幫助病友們學習與疾病好好共存,18歲的鄭同學也特別透過分享自身經驗,鼓勵更多病友積極求醫並配合醫師治療,找回健康肌膚和展開新生活。
感謝媒體報導
►《自由時報》青春期異位性皮膚炎大爆發 18歲少年身心俱疲求助無門
►《台灣好新聞》青春期異膚大爆發 醫師這樣說